首 页 活 动 汽 车 通 讯 房 产 家 电 财 经 科 技 旅 游 影 视 食 品 健 康 服 装 化妆品
娱 乐 教 育 收 藏 文 化 访 谈 人 物 社 会 商 讯 曝光台 区 域 法 制 联 盟 演 出 会 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 通讯 > 详细内容
工信部明年推手机实名制 两种方式可借鉴
北京经济网 时间: 2013-1-21 11:14:43
【字号 】 【RSS订阅】 【打印】 【关闭】 【推荐】 【评论 0
知情人士透露,工信部日前下发通知,确定力争在2010年底前出台《通信短信服务管理规定》,为全面实施手机用户实名登记工作提供法律依据。“这意味着呼吁多年的手机实名制已正式提上议事日程,离正式实施的日子也不会太远。” 

    中原证券研究员马嶔琦认为,如果手机实名制正式全面实施,对运营商业绩影响不会太大,毕竟现在垃圾短信、非法信息所带来的流量收入在运营商业务收入中所占比例很小。 

    推动手机实名制立法 

    为打击手机涉黄,工信部日前制定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深入整治手机淫秽色情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工信部在《方案》中提出,工信部会同公安部、国务院新闻办,正加快立法进度,力争在2010年底前出台《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为全面实施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工作提供法律依据。 

    相关人士介绍,手机实名制涉及到多个部门,工信部需要会同公安部、国务院新闻办等有关部门联合制定手机实名登记制度的法律规范,而且需要国务院审批。 

    早在2005年,针对垃圾短信泛滥的问题,就有不少专家提出实行手机实名制的意见。但由于涉及到个人隐私,手机实名制自提出以来就备受争议,加之真正实施起来难度极大,手机实名制的提议随后不了了之。 

    而近日手机“涉黄”事件,再次凸显手机管理的难度和紧迫性,部分人士也倾向于以手机实名制来打击手机非法活动。 

    第一创业证券研究员任文杰则指出,主管部门此次专项行动及推动手机实名制立法,都是为了打击手机非法活动,这部分流量收入占到运营商总收入的比例较小,对运营商的业绩影响较为有限。 

    中国移动数据部总经理高念书曾介绍,独立WAP网站1年能带来收入120亿元,其中涉黄的500个网站1年带来流量收入2000万元,仅占中国移动总收入0.052%。 

    自愿行动效果不彰 

    有专家透露,手机实名制多年来“只闻雷声不下雨”,除了老百姓对个人信息的担忧,也有不少人对能否真正实施表示怀疑。 

    目前,全球已经有韩国、日本、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实行手机实名制,分别有国家立法强制要求和运营商自发实行两种方式。韩国早在2001年起,就采取一户一网、机号一体的手机号码入网登记制,用户在购买时需提供个人信息,并将其输入数据库。而在泰国,针对“后付费”用户,则提出在一定期限内向运营商补交个人信息,否则强制停止服务。运营商自发实行实名制的日本,则是采取行业联合管制的办法自发进行预防。 

    由于国内“后付费”用户此前已经在运营商备案了个人信息,因此手机实名制真正实行起来受到影响的将是大量的“预付费”用户,而据估计,这部分用户总数接近2亿。事实上,国内三大运营商这几年来也在采取与日本类似的运营商自愿行动,要求新入网用户提供个人信息,但是,由于不是法律强制要求,还是会存在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则也是目前垃圾短信泛滥、手机“涉黄”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一位业内专家就表示,这种自愿行动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责任,而现在三大运营商迫于竞争压力,都在争抢用户,自愿行动很难真正执行到位,而一旦上升为法律法规,对运营商的推动力会更大。 
来源: 搜狐IT报  责任编辑: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匿名发表 如果有人回复我的评论,请用邮件通知我
相关新闻:
·工信部肯定珠江啤酒“环保账”
·工信部再强调推进三网融合 明确
·工信部担忧液晶面板生产线过剩
·工信部明年推手机实名制 两种方
·工信部制定“游戏规则” 移动支付
新闻排行 >>
热点商迅 >>
·儿童玩具频频上演“问题总动员”
·四问五星级酒店卫生乱象:逼我们
·低价中药材被曝掺假:覆盆子里掺
·北京抽查快捷酒店卫生 部分酒店
·揭整形美容乱象:假冒药品充斥市
·油辣椒矿物油超标!老干妈、海天等
·食药监总局:安神补心丸小儿咳喘
·央视曝光快递乱象:分拣员拆开包
·网售床品服装检出致癌物 近7成背
·质检局:超两成智能马桶盖、空气净
娱乐生活 >>
·北消协无绳吸尘器测试报告重磅发
·北京消协测试25款空调性能:仅1款
·北京规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
·智能电视内置开机广告 专家:消费
·家电维修业全国巡回检查月4月1日
·家电厂商缘何默许维修商提供花样
·领于智能 慧于生活 爱仕达智能新
·刺激家电消费 我国拟再度启动家
·双11十年创造成交新纪录 消费升
·十一黄金周家电市场呈消费新动向
关于我们 | 刊登广告 | 联系我们
客服QQ:1213606300 531473828 举报邮箱:cenews@126.com
版权所有:北京经济网 京ICP备090709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