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举办的清洁生产现场交流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苗圩肯定了珠江啤酒集团(下称呼“珠啤”)的“环保账”:投入1.7亿元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后,企业水耗、能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3.8亿元的经济效益。在很多企业看来是一桩“亏本买卖”的清洁生产,到底是怎样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的呢?
投入1.7亿元收益超过3.82亿元
近5年来,珠江啤酒集团在清洁生产方面投入近1.7亿元,产生经济效益超过3.82亿元。
据珠江啤酒集团董事长方贵权介绍,传统啤酒过滤采用硅藻土,后者是一种矿产资源。珠啤从2003年7月开始就和一家瑞典公司合作研究错流膜过滤技术取代硅藻土过滤技术,结果不但提高了啤酒的质量,还明显降低了清洗硅藻土用水,节约了矿产资源,避免了废弃的硅藻土由于含有酵母等杂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启动二次蒸汽回收项目也是一大法宝。方贵权说,这项技术就是把真空蒸发技术应用到啤酒生产上,缩短了煮沸时间,减少麦汁冷却时的冰水用量。“它应用不但延长了啤酒风味稳定性的时间,提高了产品质量,而且每年可节约蒸汽5万吨。”
电费和水费一向是工业的开支大户之一,尤其像珠啤目前广州总部产能已经达到150万吨,成为全球单厂最大的啤酒酿造中心之一,如何算好水电费这笔开销意义很大。
珠啤的做法就是推行了低压回路节电改造项目,这招有效地减低低压电网的线损,提高电力拖动设备的使用效率,实施后节电率为6%,一年节约用电540万度。又如花大力气投入的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将污水深度处理回收后,供给车间冲洗地板、设备冷却、花圃浇花等,每年回用近60万吨水。目前我国啤酒企业平均吨耗水为8至10吨,国际先进水平为6至7吨,而珠江啤酒吨啤酒耗水仅为4.75吨,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珠啤对环保账的“抠”已经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像一般企业在生产中认为没有用的“废物”,经过精心设计也能化腐朽为神奇。例如,珠啤对啤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酒糟、废酵母、冷凝水、废碱液等进行循环利用,每年就可增加收入近4000万元。 |